经验谈No.269|本科搞乐队?研究生上岸选择退学?双非学长重头再来斩下世界第一建筑院校UCL:感谢自己选择做自己!

Jin Pin
南通大学建筑学
GPA:85.1
如何评价自己:任何时候都有重头再来的勇气
UCL - Design for Performance and Interaction
Manchester-MA Architecture & Urbanism
Manchester-MA Architecture & Adaptive Reuse
Sydney-Master of Urban Design
Glasgow-MArch in Architectural Studies


对考研有点祛魅
出国的意愿真的是跌宕起伏,其实在本科的时候并没有出国的意愿,当时由于疫情等原因更想呆在国内,报考了国内的一所顶尖建筑院校的研究生考试,经历了痛苦的六小时快题训练。


▲累死累活的快题练习
这项训练真的是我觉得非常不科学且压抑设计师灵感的一项考试科目,在限定时间里能大家能想到的大部分只有方盒子之间的拼接,并且在经历了如此强度的设计之后,很多人即使上岸了该学校,在设计语汇里也常常把自己限定在盒子的框架之中里。

▲一些校园随拍
当时很巧的赶上了缩招,该院校缩招了前一年录取人数的一半,就差6名就能进面的情况下只能感叹时运不济。在想着通过国内调剂系统救命的时候,不曾想又是一段歧路的开始。

调剂到某院校的环能学院建筑遗产保护专业,其实是挂着建筑的旗子把建院学生骗进来做科研!被强制学习化学材料保护,除菌材料生物技术等等...有些课上的课件甚至是2010年做的,14年间完全没有改变。


在心态上对考研这件事有点祛魅的情况下,加上自己本科是中外合作,看到大家在国外可以毫无忌惮的做自己,毅然决定在沉默成本过大之前退学,申请国外院校。

我的梦校UCL,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他的迎新周,在几个立柱之间挂出welcome旗帜的立面设计实在是很难不让人爱上。并且他开的新专业很适合喜欢交叉学科或者有转行意向的学生在建筑背景的基础上另寻出路,这是最吸引我的点。
我觉得设计的过程很多时候是表达自我的过程,把设计师内心的小宇宙放大,具象化到落地的现实项目里。喜欢路易斯康,我觉得康魅力最大的不仅是他建筑风格里体现的神性,更是早年在宾大默默无闻,绞尽脑汁的设计却还是逊色于作为同学的杨廷宝,但是在自己周游埃及的过程中,渐渐找到自己的设计语言,并最后将他做到极致的自我探寻的道路。

▲具有神性的路易斯康
他让我坚信,不停地做自己想做的事,爱做的事,最后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国内研的实验室

未来不太想进军建筑行业,想做游戏相关的工作,地编或者策划,也想用建模做一些3d艺术之类的东西。闲暇的时间想用学到的交互或者面捕技术做vtuber。


感谢自己选择做自己
[准备经历]
作品集的话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有趣吧,自己也觉得眼前一亮的课题和有意思的体块会让自己推进项目的时候少一点自我质疑和自我否定,因为我未来不是有太多做建筑的打算所以很多项目建立在虚拟世界,并且大部分的项目都运用转译让项目和具有更多的故事感。
时间上我不用怎么调和,退学在家全职做作品集。
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可能是自己的自制力问题吧,在做第一个项目收尾的时候正好黑神话悟空问世了,作为中国第一款大作需要一边抑制想玩的心情一边库库画图,但是最后还是很难遏制住,所以第二个项目干脆直接以黑神话为题材做了一个项目,每一次游戏都变成了一次调研(不是)。


印象很深的是在我准备退学的时候,很多同学包括父母其实会经常劝诫你“现在有学上不是很好吗“”小满胜万全“”来都来了不如读下去”这些话术给你,感谢自己最后一点没有听,感谢最后自己做了自己。
作为过来人的小Tips!!
很多时候因为就业不好的原因我想逃离建筑学这个行业,在调剂跨专业之后的经历我发现对我而言,如果为了一些好的待遇而去做你不喜欢做的事,带来的痛苦会比之前更大。不要怕,多尝试,然后早点找到自己想做的,然后义无反顾的继续坚持下去。


[项目介绍]
转译黑神话悟空是我做的第二个项目,在推进过程中也进行了非常多的修改。游戏本身分为六个章节,对应了六个场景大关。如果单纯将火焰山、花果山等场景横向排列在一起或许只是单纯的加法,无法足够有趣,因此这里用竖向链接把所有场景联系起来。所需要收集的悟空的六个根器:眼耳鼻舌身意,其实也对应了六种基础感官。这其实也是交互很好切入的一个点。


眼:即视觉刺激,通过造景与放置吸睛的装置达到效果。
耳:即一些听觉刺激,通过流水的声音与庭院里人走过带来的落叶的响动营造氛围。
鼻:即嗅觉刺激,选用碳化木作为材料,表面黑色且会持续散发独特的气味。
舌:这里运用通感的感觉,有点像行军途中曹操望梅止渴,即在场景中摆放一些类似酒坛的中式武侠元素,让人看见脑海中就浮现出味觉的感官。
身:身体这里,我将一个巨大的佛像放置在建筑之中,并且把佛像解构处理。将大佛像的身体掏空,并在里面放置了一尊小佛像,寓意内外的平衡。
意:其实意在中文中有非常多的意思,或是想法或是观点。在这里我把他定义为意气纷发,放在建筑的最高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最后还有一些构建与传统建筑原型的转译,如屋顶,窗花等等,我想本身黑神话悟空就是一个巨大的叙事转译游戏,改写后续的西游记并且将原先的西游角色更加饱满化。作为项目转译的目的一定是与游戏不同的,我最后选择转译的方向是找寻一种传统中式建筑形制的现代化表达。



[关于LAC]
选择lac的理由是很多我的同学都选择lac了,第一感觉是比较有保障,曾经也联系过某斯,对方听说我报了lac后极力想挖我墙角直接给他pass。
带我设计课的sophie老师真的太好了,在做第一个项目的时候我那时候我已经一年没有碰过设计类的东西了,软件都有一些生疏,做的很多东西都很难打动自己,因此经常自我怀疑...感觉自己与第一位老师的合作还有上升空间,教务老师帮我联系了sophie老师,此刻开始做项目的速度开始飞速上升。
首先sophie老师完全尊重你的所有项目初期的idea,有些你天马行空的玩笑他也会分析这个效果是否能落地的可行性,如何把黑神话转译从单纯的游戏层面上升到传统建筑与文化传播的层面受到老师非常大的启发。除了设计之外老师本身也有非常强大的内核,这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的焦虑,强烈推荐!
申请老师刘老师也特别好,因为我不熟悉流程经常会问同样且重复的问题,但刘老师一直非常耐心地解答!申请老师的工作量在于每天每时都可能面临各种学生的问题,在申请ddl的那天更是会忙到键盘飞起来,真的很不容易。感谢每一位lac参与的老师们!
项目二参与了lac的海外平行课,通过眼球映射模拟凶杀案场景,并且跟马里兰大学的bradon博士进行了合作。项目的立意非常有趣,通过提取凶杀案现场,凶手的眼球的反射,利用ai技术与blender3d建模技术复现凶杀现场,再利用自己的建筑手法转译和组合拼接,实现项目。
立意本身就足够有趣,并且其实带入了一些科研技术也十分迎合deepseek带来的ai热潮,在面试的时候考官也非常感兴趣对这个项目做了很多的提问。





最喜欢的电影是星际穿越,我觉得其实跟建筑的调子挺像的,科幻技术但同时具有非常浪漫的情感表达。当库伯穿越回来后他的女儿却已经老到快病逝在床上,在三维的空间里爱是四维的,可以横跨时空,矢志不渝。


本科的时候组过摇滚乐队,主唱唱英伦摇滚非常有味道,他钟爱利亚姆(oasis主唱)但我更爱桶木腰(radiohead主唱)。

▲跟乐队成员的拍立得花手合影


LAC建筑与交互 27、28fall 招生现已全面开启!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咨询!
wechat:客服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