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谈No.267|从梦校变母校!双非学姐斩下HKU/CUHK/NUS ISD等offer:收到梦校offer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L同学
某双非 建筑学
GPA:3.68/5 86.8/100
雅思:6.5(6.5/7/6/6)
如何评价自己:最喜欢活得快乐自由
获奖经历:
2025年5月获得《建筑师》杂志·2024“天作奖”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
2025年5月获得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辽宁省二等奖
2024年12月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优秀奖
2024年9月获得2024大学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
2024年8月获得2024年WUPENICITY国际竞赛学生课程作品城市设计二等奖
2024年8月获得2024CDA未来设计师-全国大学生数字艺术与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字艺术与设计大赛未来设计师辽宁省一等奖
2024年8月获得2024中国好创意(第18届)和辽宁省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
2023年11月获得霍普杯UIA-HYPCUP2023国际建筑设计学生竞赛入围奖
2022年5月获得辽宁省高校和中小学艺术展览第二十届全国代表大会一等奖
所获offer(截至发稿前):
HKU - Master of Architecture
CUHK -Master of Architecture
NUS - Master of Architecture
NUS -Master of Science in Intergrated Sustainable Design
去探索真我
[关于选择]
建筑学在国内的现状让人想要走出国门,去感受国际视野的建筑学是什么样的,希望自己在留学期间收获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标和自由,去探索真我、感受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和港大的缘分仿佛很小的时候就种下了,一步步走来全是铺垫。自己小学毕业的时候去过一次港大,我问妈妈:“这个学校为什么这么好?我以后能来这里读书吗?”。大二的时候又来了一次港大,我再一次不由得感叹:“天啊,他们看起来都好优秀。“这一次终于是我的梦校变成了我的母校,和港大之间的缘分缠绕终于降临到自己的身上,收到offer的时候躺在地上高兴地哭,不敢相信的喜悦。
▲喜欢大自然
我认为做得快乐的才叫设计,每个人对于设计的评判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希望我们都能在设计里探索自己真正擅长的属于自己的风格。比较喜欢的大师是马岩松,他做的建筑设计自由而灵动,连结构也十分有韵律感,对于场地的回应也十分得当。
▲马岩松
关于理想,可能还需要在出国时期探索,希望自己以后的工作能让自己更快乐,在工作的时候也是享受,而不是单纯地工作。
做好自己就好
[准备相关]
我的作品集风格比较杂乱,可能原因在于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主要趋向于极繁主义,四个作品希望展现的是我不同方面的设计能力,基本趋向于四个作品,四种风格,项目内容包含建筑组团尺度、大跨建筑尺度、街道尺度、城市尺度,均为较大尺度。
我基本上是作品集和学校作业同步做,因为校内的设计课分数占比也很高,绩点也会影响申请结果,作品集的概念设计也同样重要,就是做累了一个设计就换另一个。
最大的困难是比较后悔语言准备的有点晚,最后申请的时候很紧张,因为要赶在第一轮投递。第一次考语言的时候备考准备不够充分,成绩不理想,当时已经快要病急乱投医了,还好最后稳住心态,第二次勉强踩线过了,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准备语言要趁早。
非常感谢这一路支持我、陪伴我帮助过我的人,有很多很多,是他们的帮助和理解让我一步一步变得更好,成为现在的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人生轨道也在慢慢改变,认识了很多不同的朋友,相逢即是缘分。
作为“过来人”对学弟学妹有的Tips!!
一定要想好申请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再去做留学申请准备,千万不要还没做好思想准备就开始申请留学。要选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专业,选择大于努力。千万不要认为留学是一条轻松简单的路就选择留学,留学生的苦是外人所不能理解共情,做好自己就好。
▲L同学
[项目介绍]
我自己印象最深的项目是我做的第一个项目,vascular system,耗时将近整整一年,当时自己还完全不了解留学作品集的思维,做的非常困难。
但是万事开头难,这个作品想解决的是中国城市高密度带来的人身心健康的影响,选择高密度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香港,通过毛细血管的概念将立体垂直交通系统通过模块化拼合,在城市中生成疗愈三元素色彩、风、柔软织物。
这些装置分布在地面、空中、屋顶,鼓励人们走出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在室外感受风的形状、色彩、温度,通过装置的手法疗愈高密度建筑给人带来的身心健康问题。风动装置可以随天气变化在滑杆上伸缩,也可以改变楼与楼之间的天空可视度,是一个自动可伸缩系统。
高饱和色彩仿佛还原了香港曾经的霓虹灯场景,也非常符合香港的城市氛围,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人们可以在空中拥有更多的公共社交空间,在交通功能的同时可以让通勤、上班变得不那么乏味单调,人们在空中通勤时,离天空更近,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缝隙也显得不那么逼仄,人与人之间心的距离也变得更近。
装置的设计比建筑设计更有趣,可以使用建筑的思维,但是跳脱出来,更加考虑人的感受,以人为主体,让装置设计更加具有实际意义。当我理解了留学作品集的思维,永远是概念大于设计,我终于从校内的设计思维中跳脱出来,也拓宽了自己的各项能力,掌握了更多的软件和技能。
[关于LAC]
我选择LAC的主要理由是直系学长推荐,他也直接推荐了作品集老师,这对于我来说很受用。当然我自己也做了一些前期工作,最后通过对比和学长的建议选择更适合自己的LAC。
我的作品集老师对于我的项目要求很高,他也拓展了我的很多设计思维,几乎是完全改变了我,让我变得更好了,设计思路也更加完善了,我才知道设计的完整过程应该是怎样,整个设计思维也变得非常有逻辑性。是他对于我的严格要求让我学会了更多软件、设计方法、灵感来源,让我的设计变得越来越轻松。
LAC的软件课让我掌握了更多技能,在做作品集的同时,永远有软件老师在线辅助,让我的作品集制作更为顺利,软件老师亦师亦友,也给我们分享很多他们自己的留学经验。
我最喜欢的电视剧是《她的城》,是一部女性主义视角的电视剧,讲述了女性在中年时期对于家庭和工作的平衡,非常现实露骨,让我感受到生活对于女性无力的裹挟。真正意识到实现真我价值的重要性,以及投入自身价值的回馈性是永远真实存在,不要把过多的想法寄托于其他人事物。
▲《她的城》剧照截图
我喜欢大自然,对小动物很有好感,养了一只黑猫,很可爱,平时的爱好有唱歌、跑步、摄影、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看电影、看电视剧、享受美食。
▲享受美食
▲一些可爱的小动物
LAC建筑与交互 27、28fall 招生现已全面开启!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咨询!
wechat:客服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