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谈No.259 | 不破不立!双非黑马学姐勇斩藤校宾大/全澳第一墨大等8封offer!突破限制,保持冷静,名校并非不可能

学生案例 / 建筑设计 / 2025-05-14 17:11:20


派大星

天津城建大学 建筑学

雅思6.5

GPA: 89/100

托福:95

如何评价自己:超级懒人

获奖经历:

Honorable Mention in Skyscraper Competition organized by eVoloMagazine

Silver Award in Exhibi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2023

所获offer(截至发稿前): 

UPenn - Master of Science in Design: Advanced Architectural Design

UCLA -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MS

Michigan - Master of Architecture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 - Master of Architecture

UCB-Master of Architecture

Pratt - Master of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 Master of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 Master of Architecture

申请时间线:



OFFER展示





不破不立 真正成长

[关于选择]

对我来说,出国留学不仅仅是学习新知识,更是一次自我挑战和成长的机会。我一直喜欢探索新的环境,接触不同的文化,对我来说,每一次变化和适应的过程,都是认识自己、拓展视野的机会。


我也一直相信不破不立,想要真正成长,就需要跳出熟悉的圈子,去经历一些未知的挑战。留学不仅会让我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还会让我从全新的角度看待世界,重新认识自己。我希望在这样的经历中,找到更多可能性,而不是被已有的经验所限制。



对我来说,设计从来都不该是单一答案的推导,而是一个持续探索、不断演变的过程。世界是动态的,社会需求、环境条件、甚至人们的认知都会随着时间而变化,所以设计不应该被固定在某种既定的模式或风格中,而是要保持开放性,去适应、回应甚至引导这些变化。


我不喜欢那种为了“解决问题”而强行套用某种标准化方案的方式。相比于找到唯一的答案,我更享受推敲不同可能性的过程。设计不只是创造一个静态的物体,而是构建一个可以与人、环境、时间互动的系统。我希望自己的设计是灵活的、有生命力的,能够随着使用者、城市甚至时代的发展不断生长和调整。


同时,我觉得设计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满足功能需求,还要激发人们去思考,去感受空间和环境的变化。设计不只是物理空间的塑造,更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的探索和表达。


关于理想,我觉得我的理想并不完全是聚焦在职业目标上,而是更倾向于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我满足。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变化的世界中,我希望能保持内心的清明和安宁。通过不断的自我探索和反思,我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世界,在各种纷繁的情境中保持冷静,做出平和的选择。我认为这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它不仅能帮助我应对外界的压力,也让我更接近真正的自我。



顺其自然 不要焦虑

[准备经历]


我的作品集没有特别固定的风格,因为我其实不是那种会提前做很多规划的人。整个制作作品集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顺其自然,很多时候都是随着思考和灵感的发展而调整的。其实也有些地方是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和老师的交流总是能带来很多新的视角和启发,这让我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总的来说,我作品集的完成更像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修正的过程。


在准备过程中,我建议大家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不要焦虑。申请这条路确实很有挑战,但有时候,只有在你放松心态、冷静下来的时候,才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找到真正的灵感和方向。其实很多时候,压力越大反而越容易迷失。而顺其自然,轻松一点,反倒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完成目标。


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对自己的宽容吧,不必把一切都看得那么紧绷。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而这些也能帮助你进一步成长。




人与鸟的共享空间
[项目介绍]

比较喜欢第二个项目,是关于鸟撞的,我挺喜欢鸟的,还养了两只鹦鹉,每天观察它们的习惯,看它们在笼子里跳来跳去,感觉挺有意思的。后来慢慢发现,其实城市里的鸟过得并不容易,特别是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玻璃幕墙对它们来说是很大的威胁。很多鸟会因为误判透明度或者反射光撞上去,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这让我开始思考,建筑能不能不仅仅是给人住的,也能对鸟友好一点?



所以我做了这个设计,想创造一个人与鸟可以共享的空间。我研究了很多鸟类的飞行习惯、筑巢方式,还观察了它们在城市里喜欢停留的地方。最后,我尝试设计了一种像“树枝”一样的建筑结构,让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类的活动空间,还能给鸟类提供休息和筑巢的地方。



我也挺喜欢做那种“奇形怪状”的建筑,这个项目里,我让建筑的形态更自由一些,像是自然长出来的。这样不仅看起来更有趣,还能给鸟提供更多不同层次的停歇点。整个设计就是想让建筑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高楼,而是一个可以和自然更好相处的空间。



做这个项目最让我开心的,就是研究人与鸟之间的互动。鸟在城市里不仅仅是生态的一部分,它们其实也影响着人的情绪,有时候听见鸟叫或者看到它们飞来飞去,心情都会变好。所以我觉得建筑不应该只是为人类设计的,而是应该更多考虑生态和其他生物的需求。



这个项目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建筑设计的尝试,更是一次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我希望未来能继续探索建筑和生态之间的关系,让城市空间变得更有生命力。




性价比高且专业负责

[关于LAC]


和朋友一起报的LAC,这样也可以互相督促。LAC的性价比很高,在整个申请季的过程中也是很专业且负责的。


真的很感谢老师们的帮助,都特别有耐心,也给了我很多支持和指导。我的作品集老师真的很好,我是那种一看到自己之前的作品,就会尴尬的脚趾抓地的人。所以一开始我根本打算全部做新的项目,想彻底推翻重来。但陈老师鼓励我,让我发现我以前的作品也是有可取之处的,最后我也决定保留了两个竞赛项目,在这基础上重新做了调整和优化。这个过程让我明白,设计是不断成长的,过去的作品并不是一无是处,而是可以在新的理解下变得更完整。


技术课的王老师在初期给了我很多帮助,教会了我很多实用的技能,也让我对设计的可能性有了更开阔的视野。他讲课非常清晰,总能从不同角度引导我的思考,让我对很多建筑技术和表达方式有了新的认识。




动物/旅行/手工
[日常生活]

我喜欢动物和旅行,我也养了一些宠物,它们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观察它们的行为和习惯,总能让我感受到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除了养宠物,我也很喜欢旅行,去不同的地方看看新的风景,体验不同的文化和氛围。每次旅行都会让我感到放松,同时也激发了我对世界的好奇心。



另外,我也喜欢学习一些新的技能,最近比较喜欢做一些手工,我觉得这种动手做的过程很放松,而且也能激发一些新的想法。总的来说,我喜欢通过这些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保持好奇心,接触不同的事物,去发现一些新的兴趣和灵感。




图文来源 / 派大星
文中作品及图片归原作者本人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LAC空间学部 26、27fall 招生现已全面开启!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咨询!


wechat:客服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