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谈No.210 | 双非学长“逆天改命”,圆梦UCL!自律型“摆烂”稳稳拿下UCL等10封offer!
Yifan Wang
南通大学 建筑学
GPA:3.56
IELTS:6.5
自我评价:很自律,能摆绝不画图
获奖经历:
2023紫金奖 优秀奖
2022NCDA 二等奖
所获offer(截至发稿前):
UCL - MArch Urban Design
MSA - MA Architecture & Urbanism
MSA - M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heffield - Urban Design and Planning
Nottingham - MArch Architecture and Sustainable Design
Nottingham - MArch Advanced Architecture Design
Cardiff - MA Architecture Design
USYD - Master of Urban design
UNSW - Master of Architecture
Sheffield - MA, Master of Arts Architectural Design
对伦敦有使命感和喜爱
国内考研周期时间长,风险大,建筑学挺适合出国一下的,可以选择下偏艺术类的专业,另外也想早点工作。我的梦校是UCL,QS高,回来之后好跑路或者好找工作,而且英国周期时间短,不想待在国外,挺危险的。因为从小看过柯南和福尔摩斯,对伦敦有种使命感和喜爱。
我认为建筑设计不仅是创造美观、实用的空间,更是一种对文化、历史、社会和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它要求我们既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又要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将艺术与科技完美结合,从而打造出既符合功能需求,又具有独特美感的建筑作品。
我喜爱的中国建筑设计师是王澍,他中国当代著名的建筑师,也是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这一成就使他在全球建筑界获得了极高的认可。设计风格属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地域文化表达,王澍的建筑作品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他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中汲取灵感,将其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历史感和文化气息,同时又不失现代感和创新性。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是王澍的代表作之一,该校区设计巧妙地将自然与建筑相结合,体现了王澍对地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深刻思考。整个校园的建筑风格朴素而富有诗意,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优美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多多和老师沟通
[准备经历]
我的作品集风格属于针对时事,偏未来的感觉,不咋实用,主要是老师的建议,有两个项目是偏虚无缥缈的。歌剧院和超高层项目比较落地,但是造型也是比较夸张和偏未来风格的。效果图都是渲染风格,更好突出建筑的形态,感觉UCL挺喜欢比较虚无缥缈的风格。
对于如何调和学校作业和作品集时间,有两个项目(超高层,城市设计)是跟着作业一起做的,和学校老师商量自己需要出国,将课题修改(原来是高层设计,改成了超高层),作品集只能闲下来的时候画,以及各种假期,但由于比较摆,画的很慢。
准备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第一个作品集。和平常的课设模式还是差距很大的,比如设计的故事线要比较完整以及符合逻辑。平时课设可能会欠考虑。以及建模和渲染的功夫还不到位,又现学了很多。这里也特别感谢作品集老师比较负责,第一个项目相当于手把手教学,很多的方案和想法也是老师提出来的,以及建模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都直接问,老师也很耐心的教我,我的渲染求助于B站大学,以及其他社交软件搜索。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12月很多同学都已经提交了,但是自己才刚开始第四个项目,没有赶得上第一轮申请。那段时间比较焦虑,也是对自己摆烂的第一次惩罚。通过一边看剧一边画图,从早到晚,让自己一直忙起来,消除焦虑,一个半月完成最后一个项目加排版等后期的工作,有点像每学期的期末状态,真正的忙碌起来。
作为过来人的小建议!!
▲和好友聚餐
机构规模蛮大的,比较信任。很多身边的同学选择了这个机构,和老师沟通的比较愉快。尹老师是我的带课老师,真的很负责,而且上课的时间蛮多的,时常能提出很独特的想法,并且声音好听。申请和教务老师都蛮负责的,发的消息很快也会回复。
[日常生活]
LAC空间学部 25、26fall 招生现已全面开启!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咨询! wechat:客服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