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C的书屋 | 欧美棕地更新二十年——规划、设计、管理、实践
欧美棕地更新二十年
规划、设计、管理、实践
Principles of Brownfield Regeneration
&
Manufactured Sites
「 前 言 」
《Principlesof Brownfield Regeneration》和《ManufacturedSites》从棕地概念的提出开始,以现状资源、技术发展、规划设计为切入角度介绍棕地更新在环境提升中的作用,探讨可行的设计手法和修复技术,总结欧美近二十年棕地规划的实践经验。与大多数专注于设计或生态的著作不同,这两本书使用了大量篇幅阐述策划管理和公众参与的重大意义,要求设计师必须将视角扩展到规划和经济领域,把景观和生态设计放在场地整体性中,进而对社会管理者、投资人、开发者和潜在使用者的诉求给出“Speculation”和“Design Responds”.
作为专业书籍,这两本书同时面向研究人员和实践者,在《Principles of Brownfield Regeneration》中,作者不仅探讨土壤焚化、土壤排气、植被修复等技术问题,还介绍了包括申请授权、获取资料、团队统筹和社区协调等项目负责人在实践中的工作要点。《Manufactured Sites》补充了除技术层面以外文化、经济、公民需求等更多维度上工业场所参与城市建设和更新修复的可能性。
—Architectural Record
「 作 者 介 绍 」
Justin B. Hollander is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Department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Planning at TuftsUniversity.
Niall G. Kirkwood is Professo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and Technology and Director for the Center for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 inthe GSD at Harvard University.
Julia L. Gold is the Director of the Green Centerat Bristol Community College. She recently received a Master's in Arts from theDepartment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Planning at Tufts University.
「 简 介 和 解 读 」
第三章“Remediation”关注棕地修复的技术细节。本章首先分析不同棕地场景下的环境构成(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沉积物、构筑物、建筑、空气)和有毒物质组成,而后针对各类污染物介绍三大类修复技术和这些技术的优劣势及适用场景:
1)Established treatment technologies forwhich costs and other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is readily available.
2)Innovative alternative-treatment technologies whose routine use onbrownfields are inhibited by lack of data on performance and cost. Currently,they have limited full-scale application.
3)Emergingalternative-treatment technologies whose routine use on remediation sites isinhibited by lack of data and evaluation of claims. They are currently found inlaboratory test plots and in full-scale pilot-site testing
除了针对污染物的处理技术,本章还介绍土壤修复的常见处理手段 —— 彻底移除(Full Cleanup)、将土壤引出场地的局部移除(Partial Cleanup off-site)、应地性处理土壤(Partial Cleanup In-place)、掩埋(Full Concealment)、自然演替(Nonintrusive Cleanup)。
对应不同程度的污染程度、时间期限、投资限额和开发意向,每一个处理手段的优劣势都被具体分析以供读者选择。在本章的最后,作者介绍了一个长期(尤其在学生作品中)被忽略的工作界面——污染物治理效果的评估和复查。
在本书的最后两章“Land Use and Design Considerations”和“Case Study”,作者回归场地设计本身,结合获得普遍认可的 ASLA 项目,介绍在用地规划(Land Use Planning)和景观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上的实践运用。在用地规划部分,作者探讨将棕地场所改造为住宅、商业中心、轻工业、休闲和公共绿地的策略和设计手段。在本部分,一个重要的概念——“Interim Land Use”——引出了一个值得广泛讨论的话题:
While brownfield development may takea number of years in total to achieve, temporary land uses can be proposed andinitiated on-site in the short term. The designer should be aware of the rangeof initial uses that can be accommodated on a brownfield. . . This allowsvacant brownfield land to have productive uses for the earlier years of along-term project, rather than standing idle.
由此,面对自身不断迭代的棕地修复进程,如何在数年乃至十数年的修复过程中引入暂时性的经济、文化、生产活动并与最终的更新目标相吻合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景观设计部分,通过引述五个各具特色的案例,作者将讨论如何使用景观设计手段实现土地修复、雨洪管理、生态繁荣、社区重振和产业更新。
本书将视野拓展至全球范围,聚焦于修复被污染的城市土地,重点内容包含环境清理的科学研究,环境建设,有毒的城市土地和水道再生的创造性景观设计实践。本书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高效的实施棕地恢复和通过结合自然和人工手段创造的棕地更新的机遇。因此,本书包含两个核心议题:
1)棕地修复的科学技术手段;
2)利用和改造棕地及被污染土地的设计策略;
本书主要内容包含三部分,分别介绍工业废弃地和受污染的城市空间的现状问题、修复技术、设计策略和实践经验。前两个部分主要通过论文和学术研究报告介绍理论和技术,第三部分结合美国、欧洲、大洋洲的实践案例介绍设计经验。
文章第一部分“Introduction”介绍工业场所的概况。三个关于“工业场所”的定义将在本部分被提出并用于对应三种不同场景下的被污染的城市土地。同时,通过介绍工业场地的修复技术和设计思考,作者在这部分对工业用地的未来进行了畅想,论证了工业场地在修复更新后的潜在价值。
文章第二部分“Integrating Technology andDesign”探讨设计如何结合生态和理化科学进行工业场地的更新。
前三篇文章关注于“Reclamation”,介绍了针对土壤、水体的专业测试、分析和修复技术,包含传统的化学清除和新兴的植物清除以及修复进程中如何结合设计专业进行项目管理。
本部分的后四篇文章关注于“Assessment”,介绍评估污染现状和修复成果的工程学技术。Sue McNeil 和 Deborah Lange 的文章关注运用数字技术辅助棕地修复;Dante Tedaldi、Lorna Walker 和 Richard Owen 的文章阐述了通过整合不同学科之间的评估体系并利用地理统计学原理进行污染范围评估的方法。在最后一篇文章中,Jean Rogers 关注产业升级和经济延续——将原有工业场所升级为新的创意产业和轻工业生产中心。
文章第三部分“Reclaimed landscapes”,作者从 Robert Smithson 的大地景观谈起,介绍工业场所的景观修复实践。一方面,文章介绍景观设计中修复技术的应用,譬如生物工程、污染物封存、植被修复等;另一方面,关于场地遗留物“Ground Attachment”的去留和对场地人文历史的思考也是本部分讨论的重点。同时,四个不同尺度、不同类型、不同区位的工业场所修复杰作被用于例证前文提出的理论。他们分别是:
1)提倡保留人文属性和历史记忆,由 Latz+Partner 事务所设计的 230 公顷的鲁尔园区前蒂森克虏伯工厂Landscape Park Duisburg-Nord;
2)结合雨洪管理和注重协调整体性微型场地(0.25 公顷),由生态学家 Wendi Goldsmith 设计的Federal Medical Centerproject 和 Robert Harbor Tidal Marsh;
3)旨在强调场地测试和生态修复的“Lifescape”理念,由 Field Operation 事务所设计的 1200 公顷宏观规划项目 Fresh Kills Parks;
4)探讨城市尺度上通过转化工业场地为公共活动场所提升公共空间品质的Olympic 2000 Infrastructure & Open Space 项目。
通过讨论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一个从城市设计尺度到细节设计尺度结合公共开放空间和工程学、生态学技术的设计策略全景图将被介绍给读者。
Tan 墨尔本大学景观硕士 北京林业大学景观学士 擅长区域尺度景观规划、生态景观构造、城区旧改、工业和文化遗产景观。 曾合作或就职于CAS、Hassell、SENSE Design、土人设计、中国建筑等机构。自2016年至今进行留学作品集教学,所辅导学生收获英国、美国、澳洲、香港院校景观或城市设计硕士录取。
转发本文至朋友圈集满10个赞 并发送截图至LAC STUDIO公众号后台 即可获取本书电子版高清链接 快来领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