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谈No.146 | 从双非进击亚洲第一NUS :按部就班并不是我的理想生活!

学生案例 / 建筑设计 / 2023-09-13 14:21:46

图片

图片

XXY
某双非中外合办 建筑系

GPA:3.9/4.0

雅思:6.5

自我评价intj

获奖经历:

Head's Scholarship

Dean's Scholarship

所获offer(截至发稿前)
NUS - Master of Architecture

申请时间线:

图片


OFFER展示

(截至发稿前)


图片



图片

不想限于按部就班

[关于选择]

我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按部就班考研考公并不是我理想的生活,所以很早就决定了出国, 本科也选择了一所中外合办大学。继续选择读建筑是因为将想法转化为物理可触碰的空间对我来说还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在实习中发现顶级事务所也是一步步扎实地推敲反复修改方案,与学校里的学习并无二致,也增进了我继续进修学习建筑的信心。

图片
图片

▲XXY


很不幸建筑设计对我来是仍然还有趣味性,所以也很专注地想要继续学建筑学,可能大富大贵跟我无缘了。梦校是UCL MArch Part2,每次看图纸听报告总感叹于巴院作品的丰富与扎实,但是很可惜因为语言和作品准备的仓促等多方原因,没有申请成。


最终去了NUS MArch, 它兼顾了建筑学对想象力的锻炼和建筑实践的严谨,Studio设置很多元,图纸也都很好看。NUS是众多顶级建筑高校中极少数的亚洲学校,Studio在做项目的时候很注意发掘亚洲视角和西方的不同, 这样多元视角的建筑研究对我来说也很有启发。另外新加坡大部分都是华人,城市很安全,也不用带冬衣,适应当地环境比较方便,生活上比较便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NUS展


我对于设计的理解,设计是很简单的事情,不存在教条和主义,好的建筑需要用严谨的推理建构物质和情感的空间序列。建筑是复杂的,并不一定需要像常常说的一样,一句话就能讲清设计的概念。做一个决定,背后其实有多方面的因素。


图片
▲Nouvel

但商业化的成功,概念必需简明。同时满足建筑的复杂和概念的简明很不容易,Heatherwick, Jean Nouvel 和OMA都喜欢,他们的建筑作品激进且冷静,每一个大胆的形式背后都有深入的思考。这些有趣的想法没有停留在纸上而是真真切切地实现了出来,让我很佩服。


图片
▲OMA


图片

▲Jean Nouvel_OneCentralPark


图片

▲Heatherwick-Studio


未来10年后能自己开工作室,做老板。



图片

好在万事开头难

[准备经历]


关于我的作品集风格,我的作品集项目风格跨度很大。我自己的建筑启蒙是安藤忠雄和BIG的设计思想,学校里学习了从场地分析,用户分析和建筑类型学生成建筑,做的成果比较单一。即使看了伯纳德屈米的曼哈顿手稿和一系列的叙述式建筑作品也并没能明白它们好在哪里。实习经历和老师不断地输入下,我才突然开窍,好的建筑是从它的逻辑推理的合理性和思想的深度评价的,只要是合理推理的结果,即使再“不落地”,再超脱常理,也是很好的建筑。


图片
▲XXY


关于如何调和作品集与学校的时间,我了解到学校作业是被很多院校鼓励放进作品集的,所以学校作业也很需要时间精力投入,在做学校项目的同时另外做作品集对我来说不太现实,所以我决定gap一年边实习边做作品集,3-4个项目是补足了学校作业遗憾的部分放进作品集,另外又新做一个项目。后面发现公司天天加班,所以还是推荐先做完作品集再实习,这样实习时间长,工资会高一点。


图片
▲XXY


关于准备过程中的困难,我是比较容易纠结的人,常常把项目中需要做决定的时刻往后拖,导致时间来不及,这时候只能硬学硬做,硬着头皮找老师约课,逼迫自己在一定的时间点必须做出决定,同时要规划自己接下来每个小时,每天的工作。好在万事开头难,但之后就是顺水推舟。项目中后期每天的进度都能在掌控之中


在这过程中,我觉得gap year实习的经历做新项目的经历都让我进步很大,这一年也十分充实且魔幻从疫情结束到AI到核污染,可以说从毕业开始世界就飞速变化。在压力大的时候好在有朋友和家人的鼓励,不来申请可能要拖到下一年。


对学弟学妹们的tips!

雅思早考,实习早做,作品集也早开始。作品集边做边思考,边做边下决定,提高效率。



图片
Labeija的传奇舞厅

[关于项目]


我的最后一个项目聚焦了美国纽约LGBTQ+地下舞者,他们因为肤色和性取向,通常被原生家庭和主流社会所排斥,为了自保并且寻求家庭的温暖,自发地组成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每个家族有着独特的舞蹈和异装风格,他们之间常常举办变装舞会,比拼服装,舞蹈,和伪装成为各类“正常人”的能力


我将Labeija家族主要人物的人生经历和处世哲学转译为他们的传奇舞厅,为他们提供了家族成员居住,制作服装,走秀和日常生活的场所。并且以此批判性别,观点的简单二元对立,在流动性的观点下,极端主义可以被全面,深入的思考和交流铲除。Labeija的家族成员在多种社会身份和生理状态中转换,用布料和装置建构的建筑也拓展,折叠,伪装;以适应他们的不同需求



图片

Go out of closet, ‘出柜’在现在被定义为改变原有的性取向,labeija 家族成员的衣柜也需要适应他们流动的身份和性别,可以在不同状态中转化,伪装。项目先从一个小衣柜上试验,再提取,应用其中转化的逻辑,将关于变装舞会文化的纪录片《巴黎在燃烧》转译为Labeija的传奇舞厅。


图片

图片


场景的第一幕是纽约地下舞厅的原址,Labeija家族的家长(Mother),Pepper Labeija在生涯中获得的百余座奖杯被熔铸为她的王座。现实中已经变为天主教堂的场地被改造为舞台,自信而怪异地矗立在纽约哈莱姆区老街之中。


第二幕是建筑的入口走廊和休息室,描述了一桩谋杀案,Venus Extravaganza被性别极端主义信徒残忍地杀害,尸体被藏在廉价酒店的床底下,她的尸体在几天后被发现,却并没有引起媒体和大众的关注。场景中数双断掉的高跟鞋根被藏在幕布之下,身体形状的结构想极尽舒展却被压抑。


图片

接下来的空间序列也是用类似的转译手法,学习他们的人生故事和处世哲学并转化为Labeija家族的舞厅,成员(Children)居所和Pepper Labeija的居所和服装工作室,Kia Labeija的居所和音乐舞蹈练习室,休息学习区和化妆间。


图片
图片


这个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色彩,叙述,形态方面都做出了很多大胆的尝试, 跳脱了以往项目的惯性思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XXY以往作品



图片

负责且性价比高
[关于LAC]

相比于其他机构, LAC机构大,好老师很多,总能找到适合自己方向的老师。同时LAC有很多额外的软件,设计,分享课程能查漏补缺。性价比比较高。


带课老师很厉害,对各种案例,无论学生项目还是实践项目都如数家珍,对各种历史上各种思想流派很多都有涉猎,画图纸也是专家,总的来说对我帮助很大。申请老师在申请季将所有申请的各个重要日期标注,同时在关键日期提醒,教务老师也很负责任,经常督促我。


LAC的公开课请老师和学长学姐讲的项目都对我启发很大。平时光看炫酷的图纸只能不明觉厉,但这些公开课让我能真正学习设计过程的推理和考量。



图片

XXY的日常

[日常生活]


最喜欢的书是卡尔维诺一系列的小说,他的小说很多都从一个有趣的假设开始,人被劈成一半好的一半坏的,男爵只能在树上生活,房屋是被蜘蛛网一样的丝线连接的;再映射到现实的批判和称述。读起来有趣也能引发思考。


电影喜欢的就很多了,脑子里想到好的总会蹦出来另一个也很不错,举例任何一个感觉就亏待了剩余的。看B站榜单前100和豆瓣前100之类的大部分总没错。电视剧推荐《权游》、《绝命毒师》,其他类型的话还推荐《欲罢不能》。


图片

图片
▲FKJ的现场

旅游,看建筑看展,打游戏, 看电影, 看书,听FKJ的现场。



图文来源:XXY
文中作品及图片归原作者本人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图片


LAC空间学部 25、26fall 招生现已全面开启!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咨询!


图片

wechat:客服账号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