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C 国际艺术中心 Offer 季来临!今天为大家介绍 Rebecca,作品集项目均从自己兴趣点出发的她,踏实地进行了细致的前期调研,深度理解用户痛点,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并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最终获皇艺、伦艺、金史密斯、利兹大学、威斯敏斯特大学的交互设计 offer。
皇家艺术学院
Information Experience Design
伦敦艺术大学
Interaction Design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Computational Arts
利兹大学
Design
威斯敏斯特大学
Interactive Media Practice
Q:为什么选择出国?
我比较喜欢接触并了解不同的文化,也很想体验一下不同的学习生活环境和不同的教学模式,而且在英国留学去旅游也比较方便。
Q:最终去向及为什么会选择它?
RCA。是和老师以及家人商量得出的结果。IED 这个专业很不错,对于我这种跨专业的学生很友好。虽然一开始挺想去伦艺的,面试我的伦艺老师真的特别好,但后来发现这个老师也是皇艺 IED 毕业的。然后仔细考虑了一下,还是去皇艺吧。
Q:作品集的风格和概念是?
我的作品及风格其实并不是很统一,而且方向也不太一样,甚至不仅有设计项目,还有我的摄影作品,但是我做的都是我感兴趣的东西,比如说自然相关的,自我探究相关的。所以我都是以兴趣点出发进行探索,不一定多么高大上,但是真实有趣并且深入。在申请过程中,我也有根据不同的学校和专业对于作品进行细微的调整。我想介绍我的第一个项目 PixelEcho。这个项目是从我本科专业摄影出发的,因为摄影权威性的下降,传统摄影没落的现状,我尝试使用交互手段为上海老相机博物馆设计了一个服务系统,着重设计了一个体现人与相机关系以及摄影发展历程的互动沉浸式体验空间,我用 processing 写了四个可以与人进行实时交互的动态滤镜代码,让用户能够清晰地对每个时代的成像效果有一个基本概念及印象。我想通过摄影与大众的互动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摄影,丰富他们的游览体验,也引起用户对于传统摄影的关注。
在做这个项目时最困难的一点是如何让自己时刻站在用户视角思考整个项目,聚焦于人的行为逻辑、思考人的体验感受是非常重要的。游览博物馆的人群是非常复杂的,如何做好我的设计并使其具有很高的接受度、很广的受众面是一个挑战。所以我多次去上海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自己的游览经历并与游客、馆长交流,得出结论并想办法实现,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无数次的梳理,修改。我通过交互设计,结合科学知识,为大众提供参与式的体验。未来,我们如何重塑我们与历史的关系,这也是我想要讨论的话题。
这个项目其实体量比较大,耗时也比较久,前期调研就花费了很长时间,不过再去上海老相机博物馆调研的时候,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朋友,还有幸采访到了博物馆的馆长,并且现在也一直在保持交流。后期的交互空间也花费了很长时间,技术方面对我来说真的很头痛!这个项目其实比较系统的帮助我了解到了服务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过程,即使后期我的项目方向有所调整,但是他依旧帮助了我很多。
困难挺多的,毕竟是跨专业。我感觉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真不会设计啊”,之前因为代码写不出来,还偷偷抹眼泪。快到递交 ddl 了,觉得自己排版丑,也是急得不行。但是只要自己没摆烂,总能找到解决办法,现在网上有很多代码资源可以用,自己拿过来学习学习改一改说不定就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还可以找他人寻求帮助,而且多去各种网站上浏览积累,多做总能做到自己觉得看得过去。
认识了挺多朋友,大家都会互相帮助,还会一起找好吃的一起熬夜一起玩。我不太会建模什么的,我的朋友们就会帮我,我也会去帮他们拍项目视频照片。呆在机构特别开心,也接触了一些新鲜事物。
试听了好几家机构,很多大型连锁机构的试听课大部分时间都在推销,带项目的老师说两句就不见人影了,甚至刚听完一节试听就直接把电子版合同发来催你签合同了,并没有花时间去了解你的真实情况并且认真地告诉你交互到底是在干什么。但是在LAC 上的小北老师的试听课就是像真实的上课,有不懂的地方老师也会认真解答,会根据你的个人情况给你做方向的把控,而且分享了很多我之前不知道的网站等资源来让我了解和学习。而且对比了价格我认为 LAC 的价格是比较合理的。
▲机构日常
Q:对于带课老师、申请老师、教务老师的评价?
老师们都很好,很感谢主带老师小元给我了很多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还有小北老师对我日常的鞭策。我真的是一个很懒的人,拿到这些 offer 真的离不开每个人对我的帮助,特别特别感谢大家。
Q:对学弟学妹有何建议?
做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