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工业大学 建筑学五年制
GPA:94.7
朗思:high pass
自我评价:我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喜欢独立思考喜欢果断做决定并执行的人,典型的ENTJ,热衷于做各种计划呀,并且很有动力去做很多想做的事情,然后有自己的一套做事逻辑和认知体系,一般很难被别人和外界影响哈哈哈哈。
所获offer(截至发稿前):
UCL - Design for Performance and Interaction
Edinburgh - Architectural and Spatial Design
Edinburgh - Design Informatics
Sheffield -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Studies
MMU -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Southampton - Communication Design
Glasgow - City Planning
申请时间线:
为了更好的教育资源、眼界、生活体验和遇见更多的各种有趣的人们。对于教育而言,国外的教育体系是和国内完全不一样的,而体验不同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很多朋友亲戚会不解,觉得这个时间段世界又动荡,国外疫情又严重且不在意,万一生病之类的怎么办。我觉得可能每个人对在意的事情、觉得重要的事情的占比和排名都不相同吧,价值判断也不相同,至少在我的眼里,在我对这个世界最好奇的年纪,我更渴望去体验和感受未知和新奇,比起其他疫情等不可抗拒的因素,我觉得我不出国留学,未来肯定会后悔!不想做未来会后悔的事情。 我突然在2022年年初作出跨专业的决定,建筑大环境已经开始滑坡,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学建筑的时光的确是很快乐很有成就感的,学习能力从多个纬度多线飞速发展,我也从不后悔学建筑学。但是工作要填饱肚子,面包吃不饱的话水仙花再香真的也没有意义了,情怀这个东西得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底层建筑都没有哪来的上层建筑!出于对自己未来负责的态度,我选择及时止损转行。 于是2022年1月,立刻自己DIY申请了爱丁堡大学的信息设计专业,没有想到我的作品集受到教授们的喜欢,给了我去爱丁堡大学的机会和敲门砖。 ▲ 画图假期 在2022年3月底的那天,当时一个人在上海的我,突然收到上海马上要封城的通知,一边准备英语PTE和雅思考试,一边要完成学校大五的西班牙联合毕业设计,一边同步UCL 交互设计的申请(3月31号马上截止),还在这个时候不幸的碰上了上海的封城疫情。我很深的记得当时发生的所有细节,在3月29号的当晚,大脑飞快转动做出了最快最恰当的决定。立刻去最近的医院排队做核酸,半夜2点做完核酸,马上买了机票订了酒店,当天早上6点赶飞机逃离上海去广州参加英语考试,并且在上海虹桥机场候机时,和学校老师教授们汇报毕业设计进展。那个时候已经忘记了原来人是要睡觉休息的,原来大脑飞速转动的时候是真的可以忘记吃饭的。当时我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犹豫去焦虑去担心害怕,也没有心思和朋友家人去抱怨去发泄不良情绪去哭诉,只是自己憋着一股劲一股脑的向前冲(有点心疼当时的自己)。 ▲ 半夜2点排队做核酸 我一直觉得我是非常幸运的,我很感恩我所经历的一切,所有的所有对我来说,都是珍贵的回忆。但是仔细想想,其实我的每次幸运都是自己争取的。如果我晚了一天知道上海封城的消息,如果我晚一天买去广州的机票,如果我晚一天撤销UCL建筑设计的申请,如果我晚一天犹豫要不要重新补申UCL的交互设计专业,如果第一步走错了后面就步步都错了,和我所有预期都会背道而驰,我走的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最合适的选择。 ▲ 机场 现实给我的积极反馈,让我充满勇气和斗志。我没有被困在上海3个月无依无靠每天饿肚子,我没有怨天尤人吐苦水说自己好累好累。相反,我顺利地通过了英语考试,顺利地通过了UCL交互设计的面试,顺利地拿到了录取通知书,顺利地完成了我的西班牙联合毕业答辩。顺利地走完了全程。我的幸运可能得益于我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让我忘记了周围细碎的发生的一切,只知道得不停地奔跑~ ▲ 隔离 UCL DfPI这个专业很酷很有趣,属于巴院下空间领域的跨专业分支,学习时间也比较长,有15个月的时间,专业的课题细分了好几个方向,做出来的成果也是跨界的互动体验项目,对我来说是全新未知体验,这个专业是跨学科的融合,它涉及交互设计、空间、艺术、表演、信息论等诸多领域。 ▲ UCL DfPI专业作品 ▲ UCL DfPI专业作品 我觉得不管是建筑设计还是交互设计,对设计的眼光与见解最好不要仅仅停留在自己的小领域上,最好多领域多角度的了解。我很喜欢三宅一生,之前看了他很多纪录片和作品展,了解很多他的思想和理念,他对设计的理解也很影响我的思考,比如他的服装设计概念中提出了空间感和三维折叠,这打破了大家对服装设计的惯性思维,这种跨界设计理念让我对建筑设计和交互设计的理解更加的全面和立体。 对于设计和作品集本身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想法,再思考怎么运用各种新技术将想法落地。从无到有再到化零为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并且有成就感的过程。 ▲ 三宅一生 以后,希望能成为快乐又有趣的人。 ▲ Jie哈工大建造奖一等奖 我的作品集风格是非常抽象、戏剧化的,喜欢用鲜艳的颜色和夸张的风格表达作品的情绪和自己的态度、性格。 我一直认为作品集是自己个性、观念的可视化,并不是一味追求所谓的各个学院喜爱的风格,或者说想要投机取巧,这是万万不可的。很多同学会去参考学校优秀作品,前期在这个过程中容易迷失自己,失去自我主观的定义。学校真正喜欢的是每个人的独一无二,每个人鲜明的个性和自己独立思考后的主观想法,把这个思维过程量化可视化成作品集,才是每个人作品集最本质的定义。 ▲ 哈工大建造奖一等奖 其实在准备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时间是不够用的,我对自己要求又非常严格,没做完不能拖到第二天,得做完每天的任务hhh,以至于自己的办事效率和执行度有质的飞跃,并且能够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最好(喜欢研究怎么偷懒哈哈哈),我的建议是劳逸结合,一步一步来!然后慢慢提高自己的效率,找到自己最舒适的平衡点。 至于学校作业,在保证自己GPA的情况下适度划一划水,多花更多的时间在作品集上,作品集是申请学校的关键。 ▲ 看展 准备作品集具体点的困难并算不上啥困难,难的可能是自己心态上的博弈,和自己博弈的过程也是非常有意思但是很痛苦的。如果战胜自己的话,以后是一个全新的蜕变。而且,在准备留学这段时间里,我也交到了很多很好的知心朋友,大家都是一起奋斗过的战友,让申请准备的日子不孤单并且很快乐。 最后,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就是抓紧时间,不要拖沓,不要犹豫太多,想到什么立刻去做,永远都不会太晚。 团队作品:队友 Qifan Zhao 概念:在武汉的楚河畔,自古以来就有一只怪兽在耕种稻壳,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稻壳和农耕文明逐渐消失。设计比拟了这个怪兽,在怪兽身体的内部轮廓结合了怪兽自身的纯净水源,通过自身的器官运输、收集和蒸发水分。 这是一个关于我奇思妙想的怪物,架空的故事背景,虚构的怪物与流浪汉的故事,关于遗弃、流浪、城市化、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互动式空间体验。 设计思路非常复杂,设计逻辑是非常理性的,图纸表达是非常感性的,设计的逻辑是分为怪物吸水区、净化区和灌溉区,每个区域都是提取各个水相关的元素,组合拼装在一个奇怪的怪物身体里,碰撞出非常有趣的火花。 设计的意义是通过这种设计思维方式和抽象荒诞的现实主义,抵制无止境的城市化、人类的过度开采,反思人与空间的重新定义,人与建筑的新的关系再到人与城市的关系,一步步的反思和深化并推向高潮。
交互式空间设计是在设计中实现人为参与和情感联系,我们熟知的感官建筑、沉浸式空间等概念都是交互设计在建筑行业的成果体现。UCL DfPI课题为主要研究方向,通过几个交互必备软件Arduino,Unity,C4D,快速掌握空间交互设计的背后原理与逻辑,最终完成一个完整的建筑与交互跨领域的项目作品。
“以满足水稻各时期对水分的需要,同事怪物也为没有永久家园的人类提供了栖息地。陆地上,流浪汉可以通过帮助怪兽打理稻田,靠怪兽的身体生活”。
很喜欢chuxiao老师和jiayi老师,他们都非常负责,设计功底和学术素养都很强,比如怪物这个设计是chuxiao老师带的,老师会提供很多新的设计思路,自己的视野也是突然被打开,而不是被局限,给予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并且和chuxiao老师合作非常愉快,每一次上课的对话交流都有新的进展新的突破,课后老师也是有问必答,在这个项目设计过程中,我是收获很多也是非常乐在其中的。
jiayi老师也是非常负责,讲解作品也是非常到位,jiayi老师带过很多学生,然后辅导过很多的作品非常有经验,带过的学生都去很多世界名校。我在上课时,有时候说到一个小想法时,jiayi老师总能最快找到合适的案例,并且能更深入的引导和发散,可以让我很容易能理解并最快get到老师的点,和老师沟通的效率非常的高。
作为一个悬疑推理迷,看过超级多侦探悬疑、恐怖犯罪题材的小说电影英剧美剧各种剧各种书,最爱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所有推理书、东野圭吾也很喜欢。如果自己时间充足的话,副业想写悬疑小说或者剧本杀本子(真的很喜欢折腾自己hh)。
平时喜欢看各种livehouse、脱口秀和音乐剧,各个音乐节都有我的身影!
▲ Livehouse
▲ 音乐节
▲ 脱口秀
家有修勾名字:崽崽
修勾真的可以治愈一切烦恼,虽然我们家这只天天闯祸不听话,脾气贼倔像头老牛,但是我还是好爱他!
▲ Jie的崽崽
图文来源:Jie
文中作品及图片归作者本人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LAC STUDIO 23、24fall 招生现已全面开启!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咨询! wechat:客服账号